智慧邵陽縣4月2日訊
近年來,邵陽縣積極探索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新模式,結合礦山修復治理區域地形地貌和生態破壞現狀,種植油茶樹、油菜花等作物,恢復地表植被,逐步實現破損地區自然風貌和周邊的自然景觀和諧融為一體。
3月27日,邵陽縣蔡橋鄉楊橋村毛灣嶺20余畝廢棄礦山覆蓋著一片金燦燦的油菜花海,迎風挺立,生機盎然,這個昔日的礦坑,如今搖身一變,成為了一片花海。以前,邵陽縣蔡橋鄉楊橋村毛灣嶺由于煤礦過度開采,導致20余畝土地損毀、植被破壞。邵陽縣委、縣政府強力實施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,積極探索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新模式,逐步實現破損地區自然風貌和周邊的自然景觀和諧一致融為一體,使這片廢棄礦坑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。
截至目前,邵陽縣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共完成礦山生態修復任務176個圖斑,面積3672.6畝,用來種植油茶樹、油菜花等,既有針對性地處理和解決現有生態環境問題,有效減少土地荒漠化、水土流失,又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,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,實現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、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。(劉鶴亮 肖和林)
來源:邵陽縣融媒體中心
作者:劉鶴亮 肖和林
編輯:夏洛菲
本文為邵陽縣新聞網原創文章,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wangsenfeng.com/content/646948/90/14853482.html